信誉为本、质量为首、优质服务 欢迎访问深圳市凯艺斯电子有限公司

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调整,MCU需求变革

发布时间:2021-07-29    浏览量:23132

传统汽车主要应用于中低端模块,数量大、单颗价值量小。汽车系统可以分为几大板块, 即动力总成、车身控制、信息娱乐、辅助驾驶系统等,而每个系统下又分多个 ECU 控制单元, 如发动机 ECU,以及雨刷、车窗、电动座椅、空调等 ECU。数量上,每个 ECU 都需要至少一 颗 MCU,平均下来传统汽车要用到几十颗 MCU,比如奥迪 Q7 和本田雅阁分别用到 38 颗和 21 颗 MCU。价值量上,由于主要应用于雨刷、车窗、座椅、灯光控制、空调面板,以及娱乐 信息、电池管理等局部功能,属于中低端 MCU 应用,单颗价值量偏低。整体看,MCU 在燃 油汽车中占全部半导体的 23%,在纯电动车占 11%。

 

自动化、电动化趋势下,电子电气架构重构,MCU 需求随之变革。随着汽车电子技术发 展,传统汽车分布式架构下的 ECU 数量不断增加,经济车型约需要 20 个 ECU,而高端车型 ECU 需求在 50 个以上。ECU 的增加使得汽车线束排线困难、软件维护与升级困难、模块间信 息沟通效率低,因此“域架构”概念随之被提出,如 Tier-1 厂商博世的经典五域:动力域、底盘 域、车身域、信息娱乐域,以及 ADAS 域,随之带来汽车 MCU 需求的变革。

 

ADAS 域:

L3 及以上功能中,MCU 或被更高集成、更高算力的 SoC 替代。目前传统车 厂仍保留汽车分布式架构以实现 L0-L2 级别 ADAS 功能,MCU 增量与 ECU 增量成正比,同 时额外添加域控制器实现 L3 及以上级别功能,如奥迪和宝马的 L3 车型均追加 1 颗英飞凌的 Aurix MCU 整合到集成平台中。但集中式架构仍是未来智能汽车的发展方向,尤其在 ADAS 域上 SoC 将替代大部分 MCU 功能,MCU 需求数量将一定程度下降。如特斯拉 Autopilot 自动 驾驶平台 3.0 版本的中央超级计算机包含 ADAS 板和信息娱乐板,ADAS 板上采用 2 颗 SoC 并保留 1 颗冗余 MCU,信息娱乐板上也仅使用了 1 颗恩智浦的 MCU,整体 MCU 数量相较 1.0 版本下降;而在视觉和雷达模块上,特斯拉的三摄方案也只保留感知的基础功能,边缘 MCU 数量也下降明显。目前 L3 及以上场景中,ADAS 域控制器一般包含 1 颗或 1 颗以上的 算力更高的 SoC 芯片及 1 颗安全冗余 MCU 芯片。

 

动力域:

纯电汽车相比传统燃油车,所需 MCU 数量、单价均提升。传统燃油车仍然是 1 个发动机管理 MCU、1 个变速箱 MCU 以及 1 个车用发电机 MCU 的设计。而电动汽车主要靠 三电系统,即电驱、电池和电控系统作为整车驱动力,MCU 需求反而会增加。从数量上看, BMS 电池管理系统大多为一主四从的经典结构,而主控制器和从控制器均各需要 1 颗 MCU; 整车控制器 VCU 需要配备 32 位 MCU,不同车型所需数量不一,电动汽车单车 MCU 将增加 6 颗以上。从价格上看,电动驱动对于 MCU 性能要求更严格,单颗 MCU 价值量更高。根据 贸泽电子数据显示,电池管理系统内 MCU 单颗价值量为百元到数百元。

 

车身域、底盘域:

出于安全冗余考虑,MCU 数量不会下滑,但功能会简化为执行侧面。我们认为,出于安全冗余的考虑,即便 ECU 融合,智能汽车车身及底盘相关 MCU 数量需求 也并不会下滑,但 MCU 功能会简化为执行层面,运算层级将交由集中平台处理。如特斯拉 Model3 采用 3 个车身控制器融合车身域和底盘域,前车身控制器中采用 1 颗主 MCU 和 3 颗 辅 MCU,左车身控制器采用 2 颗主 MCU 和 2 颗辅 MCU,右车身控制器采用 1 颗主 MCU 和 2 颗辅 MCU。其 3 个车身控制器融合了约 14 个 ECU 模块的功能,但最终仍采用了 11 个 MCU, MCU 数量较融合前并未产生较大变化。


上一篇:凯艺斯获得LETEX代理权
下一篇:文章不存在

推荐新闻

  •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调整,MCU需...

  • 凯艺斯获得LETEX代理权

  • 光电开关的分类和特点

  • 粤ICP备11067768号 Copyright © 2007-2021 深圳市凯艺斯电子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.